原标题:西藏抗疫进行时丨巴次:一名基层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日常工作中他就很认真,每个事情都要亲力亲为。”“在这种特殊时期他比平时更拼命更努力。”同事对他的印象是“拼命三郎”。自疫情发生以来,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口岸管委会副主任巴次,在普兰镇贡嘎组防控点位上,一待就是一个多月,从不抱怨,始终坚守抗疫一线,舍小家为大家,以身作则,在“小家”和“大家”面前,他的选择,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家国情怀,彰显了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
巴次正在白板上填写贡嘎组疫情动态。阿旺扎西 摄
“作为一名党员,坚守一线是我的责任和义务”
初见巴次时,他正在巷子入口一面墙上挂着的白板上填写“贡嘎组无疫情多少天的内容”。记者走到跟前,在交谈中得知,每天在这白板上填写疫情动态信息是巴次一天工作的开始。
“这项工作,即能看到我们工作的成果,又能督促我们工作的进度,怎么样,这个办法好吧!”巴次一脸满意地说道。
疫情发生以来,普兰镇贡嘎组被划定为高风险区,根据这里的住户比较复杂,巴次和他的同事,每天24小时值守点位,白天巡查和通知住户出来做核酸,宣传防疫政策,疏导居民情绪;晚上则梳理台账,进行查漏补缺。“休息”,对他们而言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我们值守的这个片区总共有53户,住户比较复杂,工作压力大,不是说怕工作做不好,更多的是怕居民不理解和不支持,工作很难开展。”巴次一脸委屈地说,因为贡嘎组多为群众自建房,居民自家开设了家庭旅馆,很多外来务工人员也租住在此,人多且人员信息复杂,疫情防控任务非常艰巨,疫情刚开始的十几天里,巴次的手机,几乎每天都处于“接完,挂下,继续接听”的状态。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作为一名党员,在组织需要的时候,冲锋在前是我的责任和义务,在这个时候,我们辛苦一点,人民群众的平安健康就能加上一层屏障。”巴次坚定地说。
巴次走访群众家了解情况。阿旺扎西 摄
“作为一名党员,必须把群众事情做好、做细、做实”
“群众利益无小事,我们每天及时地进行辖区人员信息排查,主动与居民沟通生活需求、认真了解存在的问题。组织将我放在这里,我就要负责将这些细小的事做好,做细,做实,让群众满意。”作为辖区负责人的巴次,嘴上这样说,实际更是这样干的。
日复一日,巴次的这一举动慢慢地得到了片区群众的理解和认可,开展工作也就更加得心应手了。“还剩一天,我们辖区就要降级为中风险区了”说完,巴次立马检查了一下喇叭开关,“吓我一跳了,降级的通知还没有发布,检查一下喇叭关没关,现在大家都很自觉地遵守防疫措施,万一这消息被我不小心传出去了,大家一高兴,思想一松懈,工作又有难度了。”巴次幽默又严谨地说。
如今,巴次熟门熟路地走在辖区的街道上,手里拿着熟悉的喇叭,在巷子里使劲喊,用手指咚咚咚地敲着窗户的动作,已经是他每天的工作动态。
完成一天的工作后,回到不足13平米的帐篷里,拿起手机,看着微信群里频闪着居民发来的点赞表情,巴次一天的疲劳会有所减缓。 “只要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大家一起齐心抗疫,我坚信疫情很快就会烟消云散。” 巴次把手机放在一边,揉了揉自己的小腿,看见记者注意到了自己的举动,立即把裤腿放下说道:“不碍事,不碍事,老毛病又犯了”。
“就他自己不说,他的小腿水肿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前一阵子,县领导得知这件事后,多次要求替换人员,都被他婉言拒绝了,真不把自己身体当回事”一旁的同事唉声叹息道,在同事眼中,他“不听话”、“不听劝”,可这样更让同事心疼和佩服。
巴次正在运输物资。阿旺扎西 摄
“作为一名党员,家庭需要我,但是岗位更需要我”
8月初,巴次满心欢喜地回到拉萨,“我女儿考上内地西藏班了,准备回去好好陪着她,然后高高兴兴地送她去上学。”巴次说,在家呆了不到两天,就突发疫情了。
从阿里回拉萨时候巴次开车回去花了两天时间,为了能及时参与普兰县疫情防控,回程时巴次毫不犹豫地预定了机票。“作为一名党员,要带头去干,家庭需要我,但是岗位更需要我。”铿锵有力的话语,让面前这张略显疲惫的脸更加鲜活起来。
回到工作岗位后,巴次和他的同事马不停蹄地投入工作中,每天深入辖区细致调查,建立微信群,了解居民生活状况,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帮助困难群众挑水、洗衣,利用每天入户通知核酸时,进行生活物资和防疫物资分发,安抚居民情绪等工作。
忙碌完一天的工作,回到执勤点,巴次都会给家人发视频,“这是我一天中最放松的时候,能在视频里看到家人平安,我就很开心。”巴次说,他最欣慰的是家里很支持理解自己的工作,放弃事假时,老婆就跟他说:“家里有我,你就放心回去。”
疫情当前,在抗疫一线暖心的故事一直都在上演,能看到在小区的出入口,巡视周围情况的疲惫身影;能听到在核酸检测点旁边,叮嘱大家带好口罩,保持安全距离的沙哑声音;在家门口,马不停蹄给你送来蔬菜包的粗糙双手……在抗疫阻击战里,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做着本职工作……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