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供卵三代试管(儿科医生提醒:长期吃这3种调料的孩子,多半长不高!快来看看你家有没有中招!)

admin 3年前 (2022-10-11) 广州试管婴儿 75 0

  “

  虽然中国传统烹饪讲究“五味调和”,但孩子人生路毕竟还长,他们未来有大把的时间去慢慢品味“酸甜苦辣咸”。

  ——派妈

  ”

  作者 | 晨妈

  来源 | 妈妈手册(ID:jqfans)

  天气一热,不少家庭都会做些凉拌菜来吃,可这凉拌菜,免不了多种调料的参与:糖、盐肯定少不了,芝麻油也得整点,再加上醋、辣椒等等。

  这些调料大人吃点没事,但孩子就不一定了,特别是小宝宝,很多调料他们吃了还会造成严重的身体不适。

  我的一位朋友发现孩子生长发育不如同龄人后,带到医院检查,医生询问了他们家一些生活习惯并结合检查结果后说:

  正是长期不恰当的饮食习惯造成了孩子脾胃功能比较虚弱,因此吸收营养的能力也差。

  从而导致孩子骨骼发育所需要的蛋白质等营养摄入不足,最终影响到了身高发育。

  而饮食习惯除了饭菜搭配、吃饭时间外,也包括了调味料的使用。(朋友家就是偏重口,饭菜咸,辣)

  所以今天,就来跟大家聊聊孩子过早摄入哪些调料会影响到他的脾胃和身高。

1

  盐——1岁+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1周岁以内的婴儿不需要额外吃盐。

  因为在婴儿日常吃的母乳、配方奶和辅食里,就已经存在着天然的钠元素。

  如果再额外摄入,就会对他们的肾脏造成很大的负担,长期如此,还会造成高血压等疾病。

  而且众所周知,盐吃多了会缺钙,钙的排泄增加后,就破坏了骨钙代谢的动态平衡,因而易导致孩子缺钙,长不高。

  台湾还曾有过这样一个案例:

  3个月大女婴缃缃,只因伯母在奶粉中加了4次盐,就因高钠血症死亡。

  无独有偶。

  烟台一位8个月大的孩子妈妈,因为觉得孩子的手脚没有力气,便听信了邻居“吃盐才有力气”的建议。

  往孩子的粥里不断加盐,最后导致孩子夭折。

  此类事件不胜枚举,足以可见,给宝宝过早过量摄入盐,不仅长不了力气,甚至存在致命危险!

  除了盐以外,在调料瓶里,还有很多暗藏的“高钠杀手”,比如,鸡精、酱油、味精、蚝油等,含钠量同样很高。

  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要注意适量摄入。

  世卫组织建议,健康成年人每天盐的摄入量不宜超过 5 克。

  不知道如何判断量的妈妈,可以用家用小勺子来比划,一平勺的量约为6g。

  每6g鸡精中,含盐量约为2.88g

  每6g味精中,含盐量约为1.24g

  每6g老抽(酱油)中,含盐量1.1g

2

  醋——1岁+

  儿童的胃液成分和大人基本相同,但胃酸分泌较少,因此,烹饪宝宝的食物时,适量加些醋更有利于他的胃部健康。

  醋的益处多多,但要注意,宝宝1岁后,才能少量在食物里加几滴醋。

  因为在1岁前,宝宝的肠胃仍处于敏感娇弱的状态,这时候就添加醋,太过于刺激肠胃,还有可能造成宝宝腹泻。

  同时一下子加过量的醋,会降低宝宝的味觉敏感度,因此加几滴调味即可。

  除了食用醋,在自然界中还存着很多天然醋,像西红柿、橘子、山楂等,都是很适合夏天调汁开胃的食材哦。

3

  糖——3岁+

  糖的危害,想必大家都知道,它不仅会损害宝宝的牙齿,还会降低宝宝对甜味的敏感度。

  也就是说,如果宝宝从小就吃了过量的糖,后期对糖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大,越来越强。

  并且糖的热量很高,容易让孩子有饱腹感,从而影响正常食欲;过量的糖还会加重肠胃消化负担,导致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摄入不足(比如身高发育所需的蛋白质、脂肪)。

  孩子不能均衡饮食,自然长不高

  在日常生活中,为了增加风味,很多人喜欢在八宝粥、豆浆、银耳汤中加糖。

  还有番茄炒鸡蛋和糖醋类食品时,糖更是必不可少。

  因此在宝宝3岁前,最好就不要在他们的食物中额外加糖了。

  3岁后,也要严格控制宝宝的食糖量,每天总量不多于半勺糖。

  (这里的总量包括甜味饮料、零食的含糖量,他们可是高糖食品的重灾区哦~)

4

  油——6月+

  对于成人来说,每天适量油脂摄入是维持身体正常运作的保证之一。

  而宝宝的成长同样需要脂肪,并且越小的宝宝对脂肪的需求量越大。

  但是半岁以内的宝宝,他们的主要食物是母乳,通过纯母乳或配方奶粉摄取的脂肪对于他们来说已经足够。

  因此想给宝宝加“油”,务必等到半岁后。

  不同年龄对应的摄入量,晨妈也给大家准备好了哦~

  市面上的油主要分为植物油和动物油。

  给宝宝添加的油,应该以大豆油、玉米油、亚麻籽油、葵花籽油、橄榄油等为主,每次2~3滴即可。

  尽量避免使用动物油,因为动物油含有大量脂肪,加上宝宝脾胃发育本就不完善,所以容易导致宝宝积食,营养摄入不全面,进而导致身高发育停滞,或引起消化性腹泻等。

  除此之外,晨妈还想提个建议:

  上面推荐的这几类油可以轮流使用,因为它们其中含有的脂肪酸成分各有不同,轮着来,可以最大程度满足人体对脂肪酸的不同需求。

5

  辣——2岁+

  不知道各位宝妈们能不能吃辣,反正晨妈的吃辣功力可以算是全家最差(不算上俩娃的话)。

  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还曾绘制过一张全国吃辣版图:

  最爱吃辣的是四川人,其次是湖南人,第三是湖北人。

  相信不少四川朋友更是被问过这样一句话:

  你们四川人的吃辣技能天生的吗?你麻麻怀孕时把辣椒当正餐吃吗?你们是不是从小喝的奶粉里就加辣?

  其实,还真没有生下来就能吃辣的孩子。

  就算是四川、湖南、湖北的宝宝、在2岁前,也千万别给他们吃辣椒、胡椒、花椒等辛香料。

  因为这类辛香料的刺激性实在太大,对这个阶段宝宝的肠胃来说,无异于“核弹”级别的存在

  刺激肠胃不说,还容易导致孩子积食,严重的话就会影响到孩子的身高。

  像我家,本身就不怎么喜欢吃辣,平时做菜干脆不加辣椒,偶尔做鱼类等菜品时,才会加一些提味。

  当然啦,如果家在巴蜀地区,可以在宝宝能吃辣后,适当添加。

  毕竟那里空气湿度大,从医学角度来说,辣椒的确有助于温中下气、开胃消食、散寒除湿哦。

6

  料酒——3岁+

  料酒是祛除腥味时,必不可少的一剂调味料。

  但酒终归是酒,它里面含有的大量酒精成分,对宝宝的大脑发育有严重影响。

  有的妈妈可能会问,高温难道还不能把酒精挥发掉吗?

  答案是:不能!

  因为按照咱们炒菜的温度和时间来看,一盘菜炒好,仍会留下近一半的酒精残留。

  就算是长时间的炖煮,还是会留下大约5%的残留。

  因此,在宝宝3岁前,最好不要在他的食物里添加料酒,想去腥的话,不妨试试这几种天然食材,它们同样可以起到类似的作用。

7

  虽然中国传统烹饪讲究“五味调和”,但孩子人生路毕竟还长,他们未来有大把的时间去慢慢品味“酸甜苦辣咸”。

  咱们为了孩子的发育和健康考虑,给他们准备的菜肴仍要以清淡为主哦。

  最后,奉上总结的一张“不同年龄可以加入的调味料”表格,来结束今天的话题吧!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

免费电话试管方案咨询微信咨询

试管助孕咨询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
干货微信添加 咨询助详情
下载二维码
引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