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题:《中医如何诊治糖尿病》
主讲专家:山东港口日照港口医院中医科主任 副主任医师 张守伟
中医如何治疗糖尿病?
对于糖尿病足中医治疗的方法有哪些?
糖尿病患者如何选择中药代茶饮?

什么是糖尿病?
1.典型症状:三多一少症状,即多尿、多饮、多食和消瘦。
2.不典型症状:一些2型糖尿病患者症状不典型,仅有头昏、乏力等,甚至无症状。有的发病早期或糖尿病发病前阶段,可出现午餐或晚餐前低血糖症状。
3.慢性并发症的主要表现:
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无视力下降以及下降的程度和时间;是否检查过眼底或眼底荧光造影;是否接受过视网膜光凝治疗。
②糖尿病性肾病:有无浮肿,尿中泡沫增多或者蛋白尿。
③糖尿病神经病变:四肢皮肤感觉异常,麻木、针刺、蚁走感。足底踩棉花感,腹泻和便秘交替,尿潴留,半身出汗或时有大汗,性功能障碍。
④反复的感染:例如反复的皮肤感染,如疖、痈,经久不愈的小腿和足部溃疡。反复发生的泌尿系感染,发展迅速的肺结核。女性外阴瘙痒。
⑤糖尿病足。

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
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病范畴,中医根据四诊合参、辩证分型,将消渴分为上消、中消、下消的不同。中医主要病机是阴虚燥热,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病变脏腑主要涉及到肺、肾、胃,而且以肾为主要关键。根据临床症状可以辨证为上消、中消、下消。上消一般表现为肺热津伤,以口干、多饮为主,用消渴方进行清热润肺,生津止渴。中消表现为胃热炽盛,以多食、易饥为主,用玉女煎加减来清胃泻火,养阴增液。如果口渴多食与便溏、乏力并见时,是胃热过盛,损伤气阴的表现,这时要用七味白术散加减来益气健脾,生津止渴。
下消一般是病程日久,阴损及阳而出现阴阳俱虚的情况,或者病久入络,表现为血脉瘀滞,比如糖尿病足这种情况。下消肾阴虚时,用六味地黄丸加减来滋阴补肾,润燥止渴。阴阳两虚型要用金匮肾气丸加减,温阳滋阴,补肾固本。
血脉瘀滞时,在补肾同时要加用活血化瘀的药物,改善血循环。除了中药的治疗以外,还要注意控制饮食,糖尿病病人来看病,嘱咐控制饮食,多运动。控制饮食直接影响治疗效果的好坏,运动方式和运动强度要适当,避免引起劳累。还要注意调摄情绪,保持心情舒畅,气血流通有利于病情的控制和康复。

糖尿病的饮食指南
1. 主食定量,粗细搭配,全谷物、杂豆类占主食总摄入量的1/3。

注意:土豆、山药、芋艿、藕等淀粉含量较高的食物,如食用,需相应减少主食量。
2. 每日新鲜蔬菜摄入量500g左右,深色蔬菜占一半以上。

血糖控制较好时可适量吃水果可选择两餐中间或者运动前、后吃水果。每次食用水果的数量不宜过多每天200g左右(总量约一个中等大小苹果)。

3.常吃鱼、禽,畜肉和蛋类适量,限制加工肉类。

4.奶类、豆类天天有,零食加餐合理选择,每天摄入液态奶250~300ml,酸奶应选不含蔗糖和蜂蜜的无糖酸奶。大豆及坚果类共30~50g/d,餐间零食可选淡坚果。

5. 清淡饮食,足量饮水,不推荐糖尿病患者饮酒。
6.定时定量,细嚼慢咽;注意进餐顺序。

糖尿病的运动指导

01
运动形式:2型糖尿病的良好运动方式为有氧运动和阻抗运动有氧运动可选散步、慢跑、自行车、游泳、广场舞等阻抗运动可选哑铃、弹力带、俯卧撑、靠墙蹲马步等。
02
运动时间:建议运动时间每周3~7天,累计时间150分钟。

03
运动注意事项:空腹血糖>16.7mmol/L时,待血糖控制后再开始运动,预防运动性低血糖避免在空腹时运动避免使用降糖药的60-90min后运动,运动前血糖时应进食碳水化合物后再运动。
糖尿病的自我监测

定期进行糖尿病的检测对控制血糖来说也是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在家里可以买一个血糖检测仪,测血糖时方便又省事,自己在家里也能知道血糖是否稳定。
根据2017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建议血糖控制目标为空腹4.4-7.0mmol/L,餐后2h血糖
保健内容仅供参考
内容来源网络 侵删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