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今年的楼市环境,很多群体只能是一声叹息,因为成交量、价格一路走低,不少人只能持币观望,生怕刚入市房价再跌下去,自己就是高价接盘买房。
但最近,一波鼓励购房的说法在网上炒热,有人认为楼市已经回温,刚需应当抓住时机买房。不少粉丝纷纷跑来咨询我,是不是金九银十的购房潮要来了。我查阅了一下楼市回温说法的来源,主要是2个信号引起的:
第一,房价上涨
一边说楼市遇冷,但房价还能由跌转涨,第一季度的时候,全国商品房均价跌破万元,每平米均价9252元/平米,跌幅达到10.3%,但到了第二季度,就能重回万元水平,每平米达到10036元/平。房价涨回,很多人担心不买房,房价会继续上浮,到时候自己投入的成本会更多
第二,房贷利率不变
今年央行三次下调房贷,分别在1月、5月和8月,总下调幅度为35个基点。9月20日,根据央行最新披露的5年期LPR报价,9月份还是4.3%,房贷利率保持不变。表面看,房贷利率下调是为了鼓励大家买房贷款,如果楼市仍然遇冷,房贷利率应当是继续下调刺激市场,如今调整持平,那么楼市应该是多多少少回温到了稳定水平,不需要再利用降价刺激大家买房。
那么,这真的能说明楼市回温了吗?我觉得理解过于片面,目前仍有3个方面可以说明楼市不是完全解除危机,刚需买房前不妨多角度考虑下:
第一,一线发达城市拉动平均值
房价上涨,只是说平均水平,但是这个平均值是按照最高、中间和最低的房价水平统一核算的,部分一线城市具备房子增值力强,配套资源质量好的优势,大量人口流入下,购房需求高,购买力集中入市,会炒热市场,推涨房价,从而拉高总的房价水平。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8月份的房价变化情况显示,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城市分别有50个和56个,比上月分别增加10个和5个。但其中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房价却在上涨,二三线则是再下跌,说明是一线城市的房价上涨让平均值拔高了。但我国一线城市才是少数,以少数城市的高房价认为房价全盘上涨,是不符合现实楼市环境的。
第二,楼市松绑仍在进行
楼市如果全面回温,松绑政策的必要性其实已经失去了,毕竟炒房时代就是因为楼市政策宽松从让炒房客更嚣张,房价一路飙升。反之,楼市仍然未解冻,各地才会着急想办法刺激大家购房,如今,各地仍在发布各种政策迎合购房者,不只是对新房,目前包含广州、南京、昆明、深圳等热点城市,还开始试水“带押过户”,将转按揭购买二手房摆在台面。楼市政策福利越多,很明显,房地产成交量还是没有达到政府的预期水平,只能继续放松调控这根绳子。
第三,房企负债提升
2022年下半年,有1600余家房企面临商票逾期危机,究其根源还是因为楼市遇冷,融资环境紧张,加上主要的问题还是房产销售成交量减少,让很多人企业回笼资金困难。不少企业面对国内三道红线的融资限制,大量进行海外债融资,获取资金流,但随着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破7将至,很多开发商将面临还款涨价的危机。
那么对普通购房者而言,目前到底该不该买房?延迟买房到底是亏损还是明智?
首先,按需购房。买房不该被房价和楼市困住,因为普通刚需买房是为了结婚和生育,我国房产虽然过剩,但是优质房源可遇而不可求,一个楼盘真正好的房子其实并不多,如果因为等着降价就暂停买房计划,错过好房源可就要后悔莫及。但买房前提还是应当从自己的实际能力出发,能拿出首付,以及能稳定长期的支付月供,如果家里有病患,收入不稳定的,建议不要冲动入市,有弃房断供的风险在。
其次,抄底炒房不可行。房价上涨有国家的调控牢牢把控,不用担心现在不买房以后会涨到高价,但如今的房价低行趋势并不意味着可以抄底囤房。如今的楼市已经不是炒房时代,开发商融资难,建房也更保守,今年1~8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幅度继续下降,达到7.4%,成为年内最低就很说明问题。大量房产等待去化,今年旧改体量涉及5,1万个老旧小区,不会再有大批拆迁户囤房,楼市供大于求之下,房子高幅度增值已经无法实现。而我国的房地产是支柱行业,房价跌入谷底是不可能的,随着楼市调控,房价只会在稳定线上下微微变化,建议大家理性、按需购房才是最明智的。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