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下层男性消费不起的昂贵情人节
在过去的很多年里,情人节作为一个极具意义的节日,都是有情人不可或缺的一个日子,老白作为一只置身事外的单身贵族,却也对情人节有着本不该有的关注。对于刚刚过去的情人节,老白有一些话想说出来。
出于情人节经济的需要,无数的商家以及各类媒体在一年一年的情人节中不断强化这个概念,为其冠以越来越多的仪式感,使其具有象征意义进而产生消费属性。原本多年前情人之间一书一信的传情礼物,发展到现在的大束鲜花、顶级奢华的大餐以及动辄上万的红包和节日礼物,最后以午夜专场电影以及奢华酒店套餐的欢愉结束这浪漫的一天。而情人节的谐音“情人劫”也成为众多男人们的共鸣。
可以说,中国男人情人节能不能过以及过得好基本取决于钱包鼓不鼓,拼命攒钱为了房子首付和彩礼钱的中国男人在情人节这一天,显然是心有力而余额不足,消费主义的大势下男人们已经开始力不从心,买不起单了。
今年的情人节就有显示,节日消费没有如往日般热度上升而是在下降,当然这其中也有一部分疫情的因素,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经济下行以及消费主义剩下的大势下,大家的娱乐性消费确实有下降的表现。并且疫情之下,很多人的积蓄也在被慢慢消耗,以往靠着贩卖情怀引导消费有些不太好使了,这些曾经旺盛的消费需求也在被挤压。
其实,还有一点就是,在感情之中,男性往往会更多一些承担经济方面的花销,而如今随着钱越来越难赚,男性开始逐渐在婚恋上采取躺平的态度,尤其是未婚男性。而众多原因之中过度性消费绝对是一个很大因素。
曾几何时,男女之间传情也许是一枝花、一本书、一封信,而现在非理性的婚恋经济观打破了这种和谐,彻底摧毁了中底层男性的婚恋希望。女性天生的攀比性心里让中底层男性苦不堪言,比礼物、比房子、比车、比谁嫁的老公有钱,女性凭借畸形的婚恋观打造了一个男女共存的囚徒困境,将大家都困在里边谁也出不来。
女性这山望着那山高,男性则苦苦挣扎于赚钱的路上不知道终点在哪里。而一部分男性已经很难支付日益上升的婚恋成本,面对昂贵的婚恋价格,部分男性直接选择躺平接受现实,不再对婚恋保有幻想,而是专注于自己事业和兴趣,投资于自身。
老白还看到了一些关于婚恋中真实发生的事情,虽然不是段子,但是看起来也可以用触目惊心来形容:
比如在上海这样的国际一线大都市,男女约会的消费通常是男性买单,吃饭、娱乐、交通、旅游、礼品、手机等等,所有加在一起每个月的恋爱成本按照5000元计算已经是比较节省了,在加上隔三岔五的重要节日,每个月过万的支出也是必不可少。那么说到重要节日,都有哪些呢?这个听老白给大家说道说道,重要节日,是可以弹性选择的,情人节、圣诞节这些就不说了,还有类似于第一次确定关系的日期,第一次一起出去旅游的日期,第一次住在一起的日期等等等等,只要女孩子想,一年365天有三分之一能变成特殊日期,就问身为男性的广大同胞们怕不怕?
再有,一般恋爱持续个两年左右就该结婚了,而恋爱两年的花销支出5~10万是很正常的事,遇上任性一点的女孩这个数字翻倍也不是不可能,如果最后以失败告终,那么这些都算是男孩子的“沉默成本”,当然女孩子也是有付出的在这个过程中。这个过程来个两三次一般男孩子的钱包早就瘪了,甚至可能会负债。这个时候单纯依靠相信爱情已经不能让男孩子在继续下去了。
如果有幸走过了恋爱走到了结婚这一步,那么买房、买车、彩礼更是直接压得男人直不起来腰,不是有段子说吗?你想变穷吗?那就结婚吧。老白觉得,在男女平等的时代,如果一对自由恋爱的男女因为彩礼太高结不了婚是一种极大的讽刺。
近些年生育率降低,已经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不过试问年轻人越来越多的躺平,是他们真的不想结婚吗?谁不怕每一个黑夜里一个人孤单的度过,谁不担心年龄大了一个人孤独终老,当然有些人确实可以从单身中感受到极大的乐趣,那么为什么年轻人就没法从婚恋中感受到乐趣呢?是不是还是因为这个事情的成本太大,需要面对的压力太大,导致他们不得不躺平。
如果恋爱成本不是这样居高不下,又有几个男孩子不愿意全心全意去对一个女孩好,而如果好男人数量逐渐增多之后,又有几个女孩子会因为找不到婚恋的意义而选择从单身中找寻快乐。一切都是因果。
但是说到底,我们国家是一夫一妻制,虽然抱着独身主义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但是老白相信还是有很多人愿意结婚的,疫情之下经济下行,也许经济的下降会让男女双方重新思考配合之道,如何勇敢的面对感情问题以及着手解决,从长远去看待问题。
也许,当我们的婚恋观念不再那么注重房子、车子这些物质上的东西之后,回归理性的恋爱观,到那时,我们的结婚率以及生育率就会恢复了吧。毕竟,爱情作为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之一,值得我们尊重,更值得我们珍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