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借卵生殖中心(原创 3年前,90后上海女护士立遗嘱:房子给闺蜜,希望她替我完成心愿)

admin 3年前 (2022-09-30) 上海试管婴儿 105 0

原标题:3年前,90后上海女护士立遗嘱:房子给闺蜜,希望她替我完成心愿

2019年12月23日,中华遗嘱库上海登记中心,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孩儿,从门口走了出来,看着外面明媚的阳光,长长地呼了一口气,仿佛放下了沉重了包袱。

女孩拿出手机,找到一个备注“闺蜜”的电话号码拨了过去。

“我今天来立遗嘱了”。

“什么,你疯啦,好好地立什么遗嘱啊?”电话那头传来了一个女孩儿的声音。

“我要是哪天突然不在了,我在嘉定区那套房子就归你了”。

“房子我不要,快跟我说出什么事了”。

“没事的,只希望你能替我完成心愿”。

一个妙龄少女,好好地为什么要立遗嘱呢?而且不把房产留给父母亲人,反要留给没有血缘关系的闺蜜呢?

图源网络

离死亡最近的地方

李华(化名),1992年4月18日,出生在上海嘉定区,地地道道的上海90后。

李华自小就很聪明,阳光、快乐,出生在上海的90后,赶上了上海最好的时期,因此家庭条件很优越,所以年纪轻轻就能在上海这座大都市,拥有别人梦寐以求的独立房产,虽然不是什么豪宅,但也价值千万。

由于生活条件比较好,同时父母工作上比较繁忙,所以父母在学习上对李华的要求并不算严格,导致李华的学习成绩一直不是很好。

初中毕业后,李华没有考上高中。于是在父母安排,李华去了一所卫校学习护理。

2014年,李华进入上海一家医院,并成为了一名ICU病房的护士,在这个岗位上李华一干就是5年,也彻底改变了这个90后女孩。

图源网络

三班倒,值夜班时整晚不能睡觉;压力大,眼睛几乎要时刻盯着病人的监护屏上……

5年来,她已经适应了这样高强度的工作。但是,李华的心理压力却很难得到释放。

病房里是紧张忙碌的医生和护士,病房外是家属无助的眼神和绝望的哭声,这些,每天都在这个离死亡最近的地方反复上演,不断地挑动着她敏感的神经。

在这5年中,李华记忆最深刻的是两个人。一个是因多发子宫肌瘤入院,刚满40岁的病人。

这个病人进来的时候状态很好,只是怀疑有肺栓塞的可能,准备做进一步的检查才转入的ICU病房,然而,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就在入院的第二天中午,这个病人就去世了,甚至没有等到检测结果出来。

这样的情况,不要说病人家属,就是他们这些看惯了生死的医护人员都有些接受不了。

在她护理过的病人中,有一个和她同岁的女孩儿,还是个新手妈妈。

这个女孩是因为血液病转入ICU病房的,女孩的身体状况不太好,但她还是不愿意麻烦别人,常常让护理她的护士去照顾别的病人。

女孩儿的丈夫,对女孩儿也很好,尽管因为工作忙,但每天下班,不管多晚,都会来病房照顾女孩儿,为此医院还特事特办,为女孩丈夫开了绿灯,不管多晚都允许他进入病房。

然而,这个女孩儿还是没能战胜死神,这个和李华同龄的新手妈妈还是走了,走的那天是晚上11点多,正好是李华值班。

图源网络

女孩儿弥留之际,一直担心自己的孩子和丈夫,丈夫也强忍着悲伤,宽慰着妻子。

这天,李华流泪了,哭得一塌糊涂,这个每天面对生死的女孩儿没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不单单是因为那个女孩儿的离世,更重要的是,此时此刻的李华想到了自己的父母。

李华忍不住想:“万一我也去世了,那我的父母该怎么办?

独生子女家庭

90后家庭,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李华也不例外。

上海是个节奏非常快的城市,虽然李华的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上海人,因为拆迁等各种利好政策,经济条件比较好,但是她的父母都是事业心比较强的人,整天忙于工作,忙于应酬,没有多少时间带孩子,李华也就交由爷爷奶奶带大。

直到李华初中三年级,才回到家和父母一起生活。

李华的母亲,是个思想前卫的新女性,和李华的相处不像父母,更像闺蜜。

图源网络

母女两感情很好,精神交流也很愉快,但作为女强人的母亲,工作能力极强,生活方面就差强人意了。

家里乱糟糟,早饭全靠买,能买就不做。

而父亲因为工作原因常年出差在外,一年也见不上两面,这就导致李华和父亲缺乏沟通,经常因为一些小事就吵得不可开交。直到李华在ICU病房工作的第二年,父亲才调回上海。

天天见面,矛盾就更不可能避免。

李华的父亲喜欢收集东西,家里到处摆满了父亲收集的书,资料等物件,而李华喜欢干净整洁。

看着父亲收集的东西都占了自己的衣柜,李华就想把这些东西扔掉,父亲却不同意,认为这些东西都是回忆,还责怪她买的衣服太多了,浪费这么多钱也穿不过来。

为此两人经常争吵。

终于一次吵架后,李华受不了了,决定搬出家,在医院附近租房子住。

图源网络

尽管离开父母独自生活,可父母的关心却从没有间断,妈妈每天都会打电话,发微信嘘寒问暖。父亲也在努力地改变自己,适应李华的生活习惯。

尽管父亲从没有去过她租住的地方,但她每一次换地方,不管租住在哪里,父亲都能知道她的具体住址。

父亲一直在默默地关注她。

慢慢地,李华这才发现自己一直忽视了父母的感受。

长大后李华有了自己的生活,她的时间基本上都花费在了工作和恋爱上。

因为见面的减少,让她察觉了父母的孤独与失落。

90后打算立遗嘱

立遗嘱,这个想法不是心血来潮,而是在心中思虑了很久。

因为工作原因,看惯了生死,所以对于立遗嘱这件事,李华心里并不抗拒。

因为遗传,李华有非常严重的原发性高血压,18岁就开始了药物控制,甚至还有过送医急救的经历。

虽然有药物控制,但病情还是在持续加重。因为身体原因,更因为工作环境,产生的心理变化,这个20多岁的小女孩,就像一位老年人一样注意养生。

图源网络

别人喝奶茶,饮料,她只喝白开水和茶水。

别人都点外卖,她却坚持自己动手做饭。

别人通宵玩游戏,她却除了加班,还坚持早睡早起。

早在工作之初,李华就登记了器官捐献志愿书。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她才知道立遗嘱这件事,然后不断地上网了解相关知识和程序,以及寻找遗嘱库。最终让她下定了决心是因为一件事。

2019年10月,在李华工作的医院,一位仅仅比她大一岁的医生,加班时猝死,这件事让李华感到世事无常,下定决心立下遗嘱。

她很快地预约了中华遗嘱库上海登记中心。

出人意料的遗嘱继承人

经过半个多月的等待,终于等到了中华遗嘱库上海登记中心的电话。

于是2019年12月23日这天,李华赶到遗嘱库,很快就办好了手续,立下了遗嘱。

而在李华的遗嘱上面,只出现一个名字——徐丽(化名)。

这个人既不是她的父母,也不是她的亲属,而是她的同事。

图源网络

她将自己目前唯一的财产——名下一套位于上海嘉定区的房子在身后留给徐丽,希望自己去世后,她能够代替自己陪伴父母。

徐丽是李华的同事,也是闺中密友,只比李华大六岁,经过几年的相处,成为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李华说,这些年的学习和工作中,结识了很多的朋友,但是她能分得清哪些是点头之交,哪些是可以依靠和信任的朋友。

李华搬出家后,第一次独立生活,也遇到了很多的烦心事,再加上工作压力比较大,刚开始的那段时间,精神状态一直不好,徐丽发现她情绪不好,一直耐心的开导她,帮助她解决生活中的琐事,有时候还带她回自己家,给她做好吃的。

徐丽就像亲姐姐一样照顾她,李华也愿意将自己遇到的困难跟徐丽说,是她帮助自己走出了那段最困难的时期。

图源网络

徐丽不但在生活上细心地关照她,在工作上也是自己的好伙伴,两人一起面对繁琐的工作,因为护理工作是需要细心和耐心的,自己有时候情绪会失控,工作上也经常会犯一些小错误,徐丽就会严格的指正自己的错误,帮助自己完成工作,结束工作之后,还一直找自己谈心,安抚自己的情绪。

慢慢的,经过几年的朝夕相处,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徐丽对于李华立遗嘱这件事并不反对,但坚决不同意自己是继承人,毕竟李华的父母健在,觉得李华“太疯狂了”。

但是李华坚持这么做,她对徐丽说“这是我送给你的90岁礼物,我想我会很好地活下去的”。听到李华这样说,徐丽也就没有再继续反对。

李华认为徐丽善良,细心,如果自己有意外出现,相信徐丽一定能替自己照顾好父母。

在李华看来,立下这份遗嘱,不但是给父母提供一份保障,同时也是对自己的一个约束。

她发现,自己除了有着一套爷爷奶奶过户给自己的房子,自己其实还是一个负资产的人。

工作这些年,自己并没有攒下什么钱,有时候甚至还要靠信用卡过日子,立下遗嘱后,李华决心改变这样的生活,不能无节制地消费,她要学会存款。

图源网络

2020年春节,李华告诉父母,自己想搬回家来住。

母亲很开心,还偷偷给她发来了父亲收拾屋子的照片,父亲将他收集的东西都收拾走了,找到别的地方存放,可见父母还是很高兴能和她一起生活的。

立遗嘱这件事并没有对她们一家的生活产生影响,在她父母知道这件事情之后,也没有怪罪于她,给予了她最大的理解。

李华认为,自己的父母在经济上面不需要帮助,但在精神生活上面需要。

虽然立遗嘱,将房子给闺蜜,这件事有些冲动,但她并不后悔,她始终坚信,如果有一天自己不在了,徐丽能够给父母很好的情感上的需求。

而她和徐丽之间的关系也和原来一样,依然还是最好的朋友。

图源网络

2021年,利用工作之余,李华一家三口还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李华也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在父母身边。

对于她来说,她的生活没有任何变化,还和以前一样,经历了遗嘱风波,让她更加的热爱生活,随着对这件事关注度的降低,李华终于回归正常且又忙碌地生活。

90后立遗嘱,并不少见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越来越强,90后立遗嘱的事件,已经并不少见了,据中华遗嘱库上海中心数据显示,李华并不是第一个他们所服务的对象,截止2021年10月,该登记中心已有23位90后办理了遗嘱登记业务,全国也有246人。

其中大部分以本科学历人士为主,涉及各行各业,而且每天都有90后通过各种方式咨询相关问题。

李华在遗嘱中将房子留给闺蜜,这在法律上说属于遗产管理。

图源网络

根据目前的《继承法》,这块暂时是个空白,但即将出台的民法典,明确提出了遗产管理这个概念。在民法典(草案)中,遗产管理人应当履行以下职责:清理遗产并制作遗产清单;保管遗产;处理债权债务;按照遗嘱或者依照法律规定分割遗产。

现如今,独生子女越来越多,那么因意外导致的独生子女离世,双方老人的养老问题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随着人们经济条件的改善,可能对于财务和住房的需求没有那么高了,但是老人精神方面的需求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位孤独的老人,你给他多大的房子,多好的车,都不如有人陪他吃一碗面,说几句话,能让他感到高兴和满足。

借此,也请忙碌的您,不管有多大的压力,多难的生活,请您常回家看看。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

免费电话试管方案咨询微信咨询

试管助孕咨询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
干货微信添加 咨询助详情
下载二维码
引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