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03年轰动一时的中国首例全男四胞胎,大难不死后如今全部考上大学
俗话说多子多福,生的孩子越多,福气就越多。
这虽然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观念,认为家里的劳动力越多,经济能力就越强,已经不符合现代社会的理念。
但是随着经济逐渐发展,有经济能力的家庭,也认为自己膝下的孩子越多,家庭氛围就会越融洽。
不少家庭想要二胎三胎,都要经历数次怀孕生子,在他们看来,一次生下多胞胎是最方便、也最合适的选择。
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如愿怀上多胞胎,而真正怀上多胞胎的人,又未必把这当成一件喜事。
湖南省娄底市的易重江怀了四胞胎,眼中没有喜悦,只有满目哀愁。
因为这四个孩子,易重江和丈夫承担了太多,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治疗费用,都一度让他们的日子变得无比劳累。
好在,十几年时间过去,四个男孩健康成长,学习成绩也不错。
其中一个孩子还考上了武汉大学,网友们纷纷表示,这几个孩子没有辜负父母的辛劳。
大难不死四胞胎,高考成绩引关注
2021年对李家来说十分重要,这一年,李家的四个孩子都要参加高考,这决定了四个孩子的未来,乃至整个家庭的命运。
这四个孩子在十八年前曾经惊动全国,每个人都在鬼门关门口转了一圈。
然而一眨眼的时间,当年那四个加起来不到11斤的虚弱男孩,现在已经长成了一个比一个壮实的壮小伙。
看到他们,谁都不会想到他们在出生时,面临因为身体虚弱差点夭折的危险,而他们的母亲易重江则用18年的辛劳,把四个孩子教育得无比优秀。
老大李庆国从小就喜欢打篮球,为人宽容大度,是个阳光帅气的小伙子,在学校里得到了老师同学的一致喜爱,学习成绩很不错。
老二李庆泰在父母眼中是个话唠,最喜欢的就是跟人聊天,无论是跟朋友还是跟另外三个兄弟,亦或是跟自己的父母,总有聊不完的话。
易重江觉得,现在的孩子总是不愿意跟父母沟通,老二的性格因此变得无比宝贵。
老三李庆民则是四兄弟里学习最好的,在高中大大小小无数次考试中,李庆民的成绩至少都保持在全校前五。
他十分向往武汉大学,特别喜欢武汉大学的樱花,他希望高考之后,能够以武大学生的身份带家人一起去赏樱。
老四李庆强则有一身广交朋友的本事,在四兄弟里是交际圈最广泛的,跟谁都能打成一片。
无论是谁,都抢着跟他做朋友,不过唯一一个缺点就是,李庆强在学习方面成绩不够拔尖,总爱出去玩。
面对即将来临的高考,李家的氛围并没有像其他高考家庭一样紧张。
易重江觉得,高考考的是这些年来的积累,不是一两天紧张就能解决问题的,还不如就让孩子们自由放松,才能最大化发挥。
在易重江的教育理念下,李家四兄弟也对高考抱有轻松的心态。
老大李庆国这些日子除了学习之外,还会抽空出去打一两场篮球,放松身心。
老二李庆泰甚至在高考的那几天,会起个大早跟母亲聊天,聊到最后,就连易重江都觉得老二聊的太多了,还让他闭上眼睛休息一会儿,以免待会儿考试的时候没有精神。
这样的考试风格,最终也给李家带来了惊喜。
7月19日,四兄弟拿到了各自的录取通知书,每个人考试发挥都不错,也都考上了自己理想的院校。
特别是老三李庆民,如自己考前的梦想一样,被武汉大学建筑专业录取。
四兄弟的未来,也在此时引起了媒体们的广泛关注,当得知他们都考上了理想的学校时,有媒体前来采访他们有什么感想。
四兄弟并没有骄傲自满,他们表示,考上理想的大学并不是梦想的终点,而只是人生的开始。
他们认为此时应该做的,是对十多年前的医生护士和社会各界的好心人表达感谢:“如果没有大家,也就没有我们今天。”
至于未来,兄弟几人认为自己的名字就代表着自己的未来,希望在大学毕业之后能靠自己学到的一切让国家更加强盛,人民更加安康。
其实,这些都是易重江言传身教的结果,此前她就说过,等到儿子们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就带他们去感谢当年医院的救命恩人。
每当易重江回想起2003年的那场生死磨难,都会心有余悸。
怀孕三个月,肚子撑得像要临盆
2003年,易重江和李卫宇决定要个孩子,不久之后也成功怀了孕,但是过了三个月,易重江觉得自己肚子里的孩子有异常。
一般孕妇怀孕三个月的时候,肚子并不会特别大,穿宽松的衣服,甚至很难被看出来怀了孕。
易重江怀到三个月的时候,肚子比其他孕妇大出好几倍,简直就像即将临盆一样。
当时易重江本身没有什么异常感觉,只是异常巨大的肚子让她很担心。
在丈夫的陪同下,他们来到医院进行检查,检查之后,医生恭喜易重江,说她怀的是四胞胎。
听到这个消息,易重江和丈夫并没有表现出医生想象中的喜悦,反而愁上眉梢。
他们听说过,怀多胞胎的风险比怀一个孩子更大,特别是三胞胎以上,每增加一个孩子,孕妇和孩子的危险性就会大大增加。
四胞胎的存活率不仅很低,甚至很有可能在生产过程中危及孕妇的生命。
另一方面,易重江和丈夫的经济能力,也很难养活四个孩子。
当时易重江和丈夫都是一家国营机械企业的工人,工资不高。
易重江所在的部门还算不错,李卫宇所在的部门因为效益一直不怎么好,收入甚至比易重江还低一些。
“就算生下来了,我们也养不起。”易重江清楚的记得自己当年有过这样的想法。
然而,肚子里的孩子毕竟是两个人的骨血,即便面临生命和经济困难,易重江还是决定安心保胎,尝试能不能把四个孩子全生下来。
结果,四胞胎终究还是有太大的危险性,在怀孕到第29周的时候,易重江腹中剧痛,被紧急送往医院——孩子早产了。
相对于普通孩子,早产儿因为在母亲肚子里待的时间短一些,会有很多安全隐患,可能出现身体器官发育不完全的情况。
正常情况下,孕妇怀孕应该满40周,也就是说,易重江的孩子比其他孩子缺少了四分之一的发育时间。
在被送往医院的过程中,易重江一直担心孩子会不会活不了。
之前做孕检的时候,娄底的医院就明确告诉他,这样一个高风险的四胞胎接生手术,娄底的医院很可能做不了,因此易重江才跟家人一起来到了邵阳的亲戚家。
得益于这一选择,易重江早产的时候,被送到了邵阳市人民医院。
9月27日,邵阳市人民医院立刻进行了剖腹产手术,才保住了母子五人的性命。
不过,毕竟孩子早产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四胞胎出生的时候虽然全部存活,各项生理体征却远远低于普通新生儿。
四个孩子的体重加起来也只有11斤,每个人的体重只相当于普通婴儿的三分之二。
同时,四个孩子都存在内脏发育不成熟的问题,特别是肺部和肝脏,呼吸功能都很差。
新生儿的抵抗力本来就弱,四胞胎是早产儿,更是十分危险,一旦遇到任何病菌,就有可能触发体内器官大面积感染,很有可能会夭折。
所以医生在孩子出生之后,立刻就把他们放进了保温箱里。
即便如此,呼吸功能最差的老三,还是一度出现了呼吸暂停的情况。
眼看着妻子刚动完手术身体虚弱,四个孩子又有生命危险,心急如焚的李卫宇有些不知所措。
这时候,医院工作人员给了李卫宇一个建议:“你们现在这个样子,要想让孩子都活下来,还是送到长沙的医院比较保险。”
一语惊醒梦中人,李卫宇想到孩子情况特殊,如果要最大限度保住孩子的性命,自然是去医疗技术和设备最优秀的医院比较妥当。
于是李卫宇立刻拨通了湖南省儿童医院的电话。
湖南省儿童医院接到电话之后,对此十分重视,新生儿科主任立刻带着护士上了救护车,连夜从湖南省儿童医院赶往邵阳市。
凌晨3点到达邵阳市人民医院之后,主任和护士们立刻了解情况,并对四胞胎进行了相应的保护和处理,随后带着四个孩子往湖南省儿童医院赶。
一个通宵的忙碌之后,身处随时可能夭折的危险中的四胞胎,终于来到了湖南省儿童医院,得到了最专业的护理。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四胞胎成功存活
湖南省儿童医院对这情况特殊的四胞胎高度重视,腾出了一间病房给四个孩子,由专科医生和护士对孩子进行24小时监护,同时还专门购买了一批最先进的婴幼儿医疗设备。
比如恒温培育箱、蓝光床等等,对他们进行救治,保温箱、呼吸肌、营养针、胃管等等手段全都用上了,这才保住了四胞胎的性命。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四胞胎的情况也一天天稳定,一个月后,四个孩子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让医生们松了一口气。
身体情况稳定下来,四胞胎的体重也开始增长。
到了出院的时候,身体最好的老三已经达到了2.9千克,即便是最轻的老四也有2.1千克重,已经完全可以脱离医院环境,让易重江和丈夫带回家照料。
后来采访的时候,新生儿科副主任李强说:
“那一个月,是我一生难忘的一个月,挑战实在太大了。科学进步之后,25、26周的早产儿存活率也不低,但是在2003年,29周的早产儿能活下来的屈指可数,更何况那还是全国第一例全男四胞胎,确实让我承受了很大压力。”
还好,医生护士们承受住了压力,让四个孩子全都活了下来,也因此创下了一个纪录,使得四个孩子成了中国第一例全员存活的全男四胞胎。
为此,有人建议给四个孩子起名叫“国泰民强”。
易重江和李卫宇爽快地答应了,这便是李庆国、李庆泰、李庆民、李庆强名字的由来。
然而,孩子虽然大难不死被带回了家,却也只是解决了易重江夫妇对孩子生命安全的担忧。
另一部分担忧在于,易重江夫妇的经济能力确实很难负担得起四个孩子的成长。
湖南省医院为了抢救四个孩子,动用了很多先进设备,医疗费用也因此变的让易重江夫妇难以承受。
当时有媒体替易重江进行了宣传募捐,很多好心人都进行了捐助。
这些捐助者中有全国政协常委,也有寺庙里的得道高僧,还有退休的女职工,捐款金额有一两万的,也有三五百的。
就这样你捐一点我捐一点, 替易重江承担了绝大部分的医疗费用。
可是即便如此,15万的医疗费用还是太过昂贵,易重江一家出院的时候,仍然背负着几万元的债务。
回家之后,四个孩子的饮食也成了一大花费。
易重江没有母乳可供喂养,就算有,也喂不饱四个孩子,所以回到家最初的那段时间,四胞胎都需要吃奶粉。
饭量最大的李庆国每次要吃120毫升,一天下来,四个孩子要吃掉两桶奶粉,每个月都要花费上千元的奶粉费。
那个时候易重江夫妇二人的月收入大概在800元左右,光是要喂饱孩子就已经足够犯愁,更别提孩子回家之后因为体质仍比同龄人虚弱,每个月都要买一些药品进行护理。
经济困难愁坏了易重江夫妇。
为了活下去,他们不得不重新规划生活模式。
原本想自己带四个孩子的易重江,此刻不得不把其中两个孩子交给公公婆婆带,自己带剩下的两个。
易重江要带孩子,便无法出去工作,丈夫李卫宇就只能加倍努力,整日早出晚归,一天下来能跟孩子见面的时间屈指可数。
看到丈夫如此辛劳,易重江也于心不忍,在孩子稍微大一些之后,易重江也选择了回到厂里,干些力所能及的活,收入虽然不多,至少能补贴家用。
这就是现实,现实没有故事里那么多岁月静好,易重江和李卫宇就是靠着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辛苦,一边工作,一边把四个孩子拉扯大。
不过在易重江看来,自己那些年除了手头紧张点儿,花钱要精打细算之外,也不算太苦:“我们家也没说吃不饱穿不暖,就是花钱紧张点,反正日子过得也挺开心的。”
或许这就是生活的真谛吧,身边的亲人和孩子能平安无事,一家人能开开心心的生活,就是最大的幸福了。
好在生活没有辜负他们的努力,多年之后,四个孩子健康长大,也有了光明的前途。
到2022年,这十几年的时间里,我们见证了一对夫妻和四个孩子共同的成长。
其中有父母对孩子的爱,有医生护士对病人的坚持,有社会各界向困难者伸出的援手,也有四个大难不死的男孩成年后走向辉煌明天的喜悦。
关于大学生活的目标,老大李庆国说:“好好学习,想让自己更优秀,有一个好的成就。”
“把学习搞好,拿奖学金,减少家里的负担。”老三李庆民微笑着说。
老二李庆泰的大学愿望是努力学习不挂科,还期望能谈一场恋爱。
老四李庆强则表示,高铁是中国的名片,希望自己能够为中国的高铁做出应有的贡献。
祝福这四个孩子未来能延续奇迹,让中国如他们名字所写的一样——国泰民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