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0岁消防员坠楼牺牲,42岁母亲试管5次再求子,孩子再穿上消防服
2014年,应贤梅经历了一场撕心裂肺的生离死别。
5月1日,应贤梅正像平常一样忙碌自己的事情,忽然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带来了儿子出事的消息。
等她赶到医院,却只看到浑身冰凉的儿子蒙着白布。
古人总结了人生四大痛:幼儿丧母、少年丧父、中年丧偶、老年丧子。
在这些悲痛之中,最悲痛莫过于老年丧子。
白发人送黑发人,这痛苦恰似杜鹃啼血,让人日夜行号卧泣。
2018年6月26日,42岁的应贤梅经过了千辛万苦,生下了一个女儿。自此,丧子之痛终于得到了慰籍。
究竟是怎样的一场事故,带给了这一家人如此的伤痛?42岁高龄的应贤梅又经历了哪些困难,才又生下了这个女儿?
刘杰的指导员高乃航回忆起刘杰,想起了他曾经对自己说过的话: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消防兵就像一个个为国为民、本领高强的侠客,而我的梦想就是要成为一名降火魔、保平安的侠客。”
1994年上海某一家医院,一声啼哭穿透墙壁,儿子的出生,给应贤梅一家带来了无尽的惊喜。欢喜之余,也在这个孩子的身上看到了无尽的未来,他们希望孩子以后成为一个杰出的人才,所以给儿子起名叫刘杰。
他特别崇拜英雄,也特别爱看武侠小说,他曾暗暗决定,以后一定要当个大侠,帮助他人!
2012年高中毕业之后,刘杰没有选择继续念大学,毅然决定报名参军。
他们很清楚,在儿子的心中,成为一名军人、努力追寻心中的英雄梦是一件多么光荣的事情。
青春无悔,刘杰一直在努力靠近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形象。
每次训练,刘杰总是最积极、最刻苦的那一个。刘杰的战友们提起刘杰,都交口称赞。
徐汇支队的班长范成杰回忆刘杰:“小伙子非常有韧劲,他训练从来都是最刻苦的那个,不怕苦不怕累,遇到不懂不会的地方也虚心求教,一遍一遍练习直到真正掌握。”
刘杰总是以最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大家练一遍,他总是加练四、五遍,直到完全符合训练标准。
2014年1月,刘杰被调到关港中队,恰逢支队春季运动会即将来临,刘杰向中队党支部报告,要参加1500米空气呼吸器负重和20层墙消登楼两个项目的训练比赛。
当指导员高乃航提起来这件事的时候,依旧会为刘杰的那份毅力和勇气而感到钦佩。
战友马建江回忆起两人的相处:有段时间自己劳累生病,就和刘杰商量稍微晚一点再去值班,刘杰爽快答应了,没想到刘杰也将他的班值完了。
第二天刘杰累的黑眼圈都重了不少,整个人也看起来非常累,但还是一直在关心自己的身体有没有好点。“他是我最好的兄弟。”回忆起曾经,马建江红了眼眶。
鲜活的生命力绽放的有多美丽,凋谢时就有多惋惜。
2014年5月1日,正值劳动假期,但消防员们没有休息,因为每次全国人民放假的时候,就是消防员们最需要严阵以待的时候,这天也是如此。
当急促的警戒铃声响起,所有的消防员迅速扔下手里的东西,奔跑着集合整装,刘杰也争分夺秒,行动迅速。很快,三辆消防警车从消防站大门呼啸而出,奔向火场。从接到报警到抵达事故现场,消防员们只用了六分钟。
失火地点在上海徐汇区龙吴路一个小区内,由于屋主将房子改成了群租房,一整间屋子被租给了10个人,小小的屋子十分拥挤,堆满了可燃易燃物品,电线乱堆,甚至还非法使用液化气钢瓶;而且用于隔断的材料也都是可燃易燃材料,安全隐患极大.
只要有一点点火苗,瞬间就能变成无法控制的大火。
站在楼下,只见小区24楼13层南侧的阳台正在往外冒出滚滚黑烟,楼里的居民纷纷往外逃命,时不时传出群众惊恐的叫声。群众的安全是第一位的,必须立刻疏散群众,以免带来不必要的伤亡,现场的官兵们迅速做出决策,兵分两路,一队疏散还在居民楼中的群众,一队上楼去灭火。
刘杰和他的队友钱凌云穿戴好了空气呼吸器,听从指挥,跟随中队长袁昭辉乘消防电梯上楼灭火。
几人来到失火房屋门口,发现情况并不乐观:房屋使用的是防盗门,屋内没有人应声,而防盗门因为高温烘烤已经变形,无法打开。楼道空间很小,给灭火行动也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就在即将成功拆开防盗门的时候,只听一声巨响,屋内突然发生轰燃。炽热的烈焰夹杂着滚烫的浓烟冲破防盗门,直冲门外的消防兵们。
火焰带来的气浪直接推向了刘杰、钱凌云和另外一名战友叶郑强。叶郑强被气浪冲到了楼梯墙角,而刘杰和钱凌云则被推到了楼梯的窗户边上。
当时有人拍到了那样触目惊心的一幕:空中的两人手拉着手,被地心引力拉向地面。
楼下的众人以最快的速度将两人送到了医院抢救,但已经来不及了。
5月1日16时20分,刘杰和钱凌云先后离世。在那一年,刘杰20岁,钱凌云23岁。
三、失独之痛刻苦铭心
刘杰是家中独子,才刚刚长到20岁,好像他的人生刚刚开始,就消逝了。
得知刘杰去世消息的家人都痛苦难抑,爷爷奶奶接受不了孙子的离世,直接在医院晕了过去,刘杰的母亲应贤梅也崩溃大哭,哭晕过去好多次。
在一旁守着刘杰和钱凌云的战友们也忍不住抽泣。
一张照片记录下了她的痛苦,照片上的应贤梅哭到喘不上气,悲痛的情绪穿过了时间与空间,传递到了每个看到照片的人的心中。
“别人说你的孩子是英雄,他是英雄,但是他在我心目中永远是儿子”应贤梅在说这句话的时候,红肿的眼睛依旧控制不住地流着泪水“我不希望他当英雄”,她只想让儿子平安活着。
巨大的痛苦使应贤梅精神恍惚,食不下咽,她多希望儿子能突然推开门,告诉她“我回来了”,告诉她这一切都是假的。
生活中的点滴痛苦在蚕食着应贤梅的身心,刘杰的父亲也日夜受着思念儿子的痛苦。
二人不敢再在与刘杰一起生活的家里住了,他们搬离了那个满是回忆的家,住了好长时间的酒店。平常他们更是连消防车的警笛声都不敢听见,这声音总是能让他们想起儿子躺在挽幛下的样子。
身边的亲朋好友全都开导他们,希望他们早日走出阴影,好好生活下去。消防队的战士们也经常来探望他们,生活上有什么困境也及时帮助。但这些都无法弥补他们失去儿子的痛苦。
一年多的时间,应贤梅夫妇逐渐接受了儿子不在的生活,但时间依旧未能抚平他们的伤痛。
应贤梅不再痛苦难抑,但儿子的死就像一根刺,一直扎在她的心里,她的生活也是浑浑噩噩,像是失去了灵魂一样。
看着儿子和儿媳如此生活,刘杰的爷爷奶奶也止不住的难过。
老两口提议,不如再要一个孩子。
再要一个孩子!想到这里的应贤梅好像又找到了生活下去的动力。再要一个孩子!应贤梅夫妇就这么决定了。但是那一年,应贤梅已经40岁了,已经错过了受孕的最佳年龄。
四、生活的希望
尽管已经错过了最佳受孕年龄,但是应贤梅不肯放弃自己生活的希望。但是他们年龄是真的不适合自然受孕,夫妻俩努力备孕了一年,也没能成功受孕。
就在他们心灰意冷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应贤梅的朋友来探望他们,给他们提了个建议:可以尝试试管婴儿。
朋友还给他们联系了一家做试管婴儿的医院——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夫妻俩满怀希望地来到医院,但却被医生告知应贤梅的身体已经不再适合生育,并不建议做试管婴儿。无奈之下,应贤梅告诉医生自己儿子救火牺牲的事迹,医生也明白了他们想要的不仅仅是一个孩子,更是应贤梅夫妻俩对生活的寄托。
一系列身体检查过后,应贤梅正式开始了试管怀孕的道路。
做试管婴儿并不轻松。母亲需要取卵,卵子与精子体外结合受精之后,再将胚胎移入母体。取卵的过程非常痛苦,但是应贤梅都忍受住了。但是,她始终没有成功受孕。唯一一次最接近成功受孕的,是宫外孕。如果硬要坚持受孕,最后可能会导致母子都有致命危险。
应贤梅足足尝试了四次试管,但是总有各种原因导致她始终没有成功受孕。
对生活的绝望再一次侵占了她的心。医生告诉她,她只有最后一次机会了,如果再不受孕,她的身体可能就真的支撑不住,再也没办法怀孕了。
这最后一次,终于成功了。这一次试管手术后过了两个月,应贤梅感受到了很明显的妊娠反应。她急忙去医院检查,医生告诉她,她的手术成功了。“太不容易了。”应贤梅激动到落泪,医生也跟着红了眼眶。
然而,这只是刚开始。作为高龄孕妇,应贤梅的妊娠反应十分痛苦,怀孕六个月的时候,应贤梅换上了妊娠合并糖尿病;在快到预产期的时候,她又患上了肾结石,腰部疼痛得难以站立。
但是她都忍下来了,她认真听从医生的嘱咐,戒掉了自己最喜欢的肥肉,换上了健康的饮食,每天锻炼身体,就是为了让宝宝顺利出生。
2018年6月26日,伴随着产房中的一声啼哭,应贤梅又迎来了她生活的希望。“他回来了”,应贤梅哭着亲吻自己的孩子。两口子给出生的女儿取名为“刘梦湲”,梦湲梦圆,意为自己的梦圆满了。湲字带水,也是圆上了哥哥去世的痛。
刘杰的上级和战友们听说梦湲的出生,纷纷前来探望。他们还给小梦湲带来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一份小小的消防战衣。
应贤梅红着眼眶,给小梦湲换上这件极具特殊意义的消防服,丈夫抱着儿子的照片,一家四口拍了一张全家福。至此,应贤梅也放下了心中最大的执念。
五、总结作者在这里向所有的消防员们致敬,也向所有的消防员家属们致敬。
我看过很多视频:警铃一响,还在浴室的消防员顾不上冲洗头上的泡沫就冲出浴室,直到上消防车也没来得及冲头发;浑身油烟的消防员黑漆漆的,站在像实体化了的浓烟前,像是在靠墙休息,实际上是还在战斗。
冲向失火的林间的消防员们高喊:“兄弟们!干他!盘他!”而视频上方的标注是“他们出事前最后一段影像”......很多关于消防员的视频,催人泪下。
他们有多厉害,大到只身入火场,以人类身躯去面对无法控制的自然;小到家常便饭,今天谁家卡住了手指实在脱不了身,明天谁家出现了一只马蜂窝实在是危险......他们是最可爱的人,也是最可敬的人。消防员家属们也承担了很多常人无法承受的痛苦:消防员的妻子可能会常常见不到自己的老公,因为他们是24小时执勤,甚至半夜三更接到电话就会飞出门出警;消防员的父母更是常常担忧,消防员出事的概率还是非常高的,平均每个月都会有1-3个消防员牺牲。
事故不发生还好,一旦发生,那将是几个家庭的痛苦。
在这里,我祝愿所有的消防官兵们每一次出警,都一定能平安归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