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再不警惕,中产挣的钱会被吃干抹净!
昨晚碰到了一件事,事发突然,到现在心情还是很复杂。
一老友出差顺道来看我,两杯酒刚下肚他就开始叹气: 你说我现在年收入几十万,一线城市房车齐全,为啥心里还老发虚?
原来,去年他因为长期熬夜加班,喝酒应酬,突然胃大出血住进医院。
停职休养两个月,导致薪水直线下降,医疗生活等开支的巨大压力,让他现在还心有余悸。
他怕自己就这样交待了,父母年迈孩子还小房贷还有二十年,都只能靠他工资一般的老婆撑着。
那情形,想想都凄凉。
都是中年人,这种心情能理解。很多人跟他一样,表面看不缺钱,光鲜亮丽,实际一点风吹草动都是暴击。
通过这件事,我也猛然意识到,疾病、事故、意外等人生旅途上的暗礁, 指不定哪天也会给自己一记重锤。
即使意外发生的可能性只有0.1%,可遇上了,对一个家庭都是100%的伤害。
昨天回看了一个朋友转给我的纪录片真实案例,不仅印证了这种猜想,也让我更加能体会到成年人的无奈与心酸。
这天,急诊室送来一位胸痛患者,身后还跟着慌乱无神的儿子。
“走着走着我妈突然就倒下了!”
“送了好几家医院都没办法,这里是我们最后的希望了。”
瑞金医院,病房外的周立军完全懵了,而病房内,全身插满管子的母亲已经昏迷数小时。
经过诊断,母亲是急性心梗死和室间隔穿孔,简单来说,就是心室之间破了个洞,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想要活命,必须把心脏的动脉静脉全部切换到ECMO(体外膜肺氧合,主要用于对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提供持续的体外呼吸与循环,以维持患者生命)。
这样破损的心脏才能得到休息,待情况稳定后,再择期把破洞缝上。
但还没等周立军拿主意,医生又告诉他:“这个手术的失败率可能高到你不能接受,成功率只有30%。”
死亡率70%,远大于生存率,而ECMO光开机费就要4万多,以后每天都要两千多,这还没算后续缝合心脏的费用。
救人,这钱铁定要花出去,但有70%的可能人财两空;不救,母亲可能连今晚都撑不下去...
救还是不救?
本以为是个简单的胸痛,转眼竟要马上为母亲的生死做决定,突然的变化让他猝不及防,陷入痛苦的纠结中。
周立军背着家里人哭了。
作为一个从老家来上海打拼的普通人,上班买房,生活正在步入正轨,但母亲毫无征兆的疾病将他逼得几近崩溃。
一边是含辛茹苦的养育之恩,一边是几乎压得喘不过气的治疗费,他不停地在算着自己的钱有多少……
当时看完,我内心就一个想法: 生和死这个大命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并不会去考虑,然而当需要马上做选择时,绝大多数人都会被打懵!
救命谁都想,可前提是自己花不花得起这个钱?会不会最后人财两空,活着的孩子、妻子和他就要长期负债,承受艰难度日的绝望?
但这治病太贵了。住院费、营养费、护理费、设备使用费等,随便一圈下来,就能轻易地将一个家庭几代积蓄全部没收。
试问,这样的开销下,有几个家庭能不喊穷?
相信大家都有同样的感触,近几年,朋友圈里的众筹链接越来越多,朋友的朋友或朋友的亲人。
就在去年,我的小学同学,一名普通的公司白领,女儿不幸得了白血病,他四处筹钱给女儿治病。
在某公益平台筹款,我给他捐了一万。他说算是借我的,以后还,我说不用,只希望能把小孩治好。
他也说,会不惜一切代价,救治女儿。
可惜后来,他女儿还是走了。
类似的事情,在朋友圈经常看到,只要我看到,都会捐个几百几千。
我也经常收到一些大病求助的私信,希望我在公众号上帮忙宣传,这样能筹到更多的款。
说实话,碰到这样的请求,我很无奈,我一旦用公众号帮网友筹一次款,后面就会有无数网友请求我筹款。
这样下去公号其实就废了。连我一些亲戚朋友,遭遇重病,我也不敢利用公号去筹款,只能自己多捐助一些。
跟求助的网友说明原由后,我会给他捐助一些,略尽绵薄之力。
目前,我在某大病筹款平台的捐助等级,已达到最高级别。
但我的能力毕竟有限的,我帮不了所有人。
所以,大家也要学会防患于未然。
有些人会说,我们农村有新农合,城镇有职工医保,不是都能报销的吗?
其实,医保报销是有范围的。
感冒发烧等小病小痛还好,遇到癌症这样的大病,医保也只是杯水车薪,不能帮我们快速灭火。
拿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来说,2020年12月28日,国家医保局发布的国家医保药品目录,纳入医保的药物有2860种,仅占比所有药品的1.78%。
而像癌症、急性心肌梗塞等此类高发重疾,为达到好的疗效,往往要用到进口药。
但80%的进口药不在报销范围内,剩余的20%报销比例又十分有限。
还记得33岁的复旦大学博士阎宏微吗?
终于熬出头迎接美好人生时不幸被诊断为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最凶险的那种。靶向药,几乎成了最后的救命稻草。
她跑到香港买帕博西尼,一盒30000块,21粒,平均一粒1400块。
试问,这样的开销下,有几个家庭能不喊穷?
很多人和我一样,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那么风险全集中在自己身上。
说实话,这样的案例也很能代表在读这篇文章的朋友们。
上有四老,下有一小,中间两个人,支撑起一个倒金字塔结构。只要其中一根顶梁柱倒下,家庭就会风雨飘摇。
想想看,等到孩子刚读大学时,我们很多人也差不多50岁出头了,那时我们还能保证自己像现在一样能赚钱吗?
万一到时身体得个什么大病,孩子也才刚参加工作,我们又该怎么办?年迈的父母如何安享晚年,孤身的伴侣如何支撑整个家庭?
前几年,因为长期伏案和熬夜改稿,我的身体就已经亮过红灯了,但生活的重担压在肩上,我敢停下来吗?不敢。
唯一庆幸的是,这件事早早地给我敲响了警钟。
现在我还能赚点钱,但把钱存着又会贬值,投资吧大多数不靠谱,买房产吧也不敢轻易入手,于是我才开始了解保险。
只有这样,才能在人生的下半场,做好托底的终身保障。
如果现在手中有闲钱,强烈建议大家也去考虑下这件事,它只占用一点点现金流,就能极大程度上降低极端情况下的资金风险。
这是我给大家整理的 看病不花一分钱配置思路:
支出项:
大病治疗费用:约80万
病后家庭收入损失:50万/年*2=100万
收入项:
社保报销:15万(平均)
商保赔付:165万(医疗险+重疾险)
一场大病三甲医院花费80万,经过社保报销和商保赔付后,没花一分钱。
剩余100万拿来补偿患病后2年家庭收入损失,即使生场大病也没影响家人正常生活。
看到这儿可能有人会问:你怎么知道这么多?
因为曾花2个月时间去研究各种保险,找了不同保险公司的业务员,但很容易看出他们都是在推销说服我。
直到后来遇到完全颠覆我认知的 水星专业规划保障平台。
他们真的很不一样,没有一上来给我推销热门产品,更没有喋喋不休的骚扰,而是基于家庭实际状况给我和家人量身定制了保障方案。
1V1服务的规划师,会花几十分钟详细了解我的家庭成员情况、健康状况以及财务状况等信息, 帮我分析具体风险点,将需求量化。
几天之后,会根据我的保障需求制定出3套不同方案,并细致地为我答疑解惑,告诉我方案能够解决什么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说个小细节,生场大病的需求精确到了患病后的2年收入损失。
这意味着,大病后可以安心拿着几十万静养身体,完全不用担心拖累家人。
体验过后,我把它推荐给了身边朋友,他们都赞不绝口。所以我决定必须要把这么好的服务推荐给更多人。
为此特意争取了福利,我和他们团队沟通后原本需要699元的保障规划服务,现在限时免费100个名额给到大家体验一次。
平时他们的咨询都是要收费的,推荐给大家也是因为真的值得信任。
机会难得,真心希望每位朋友都能去体验这服务,在意外发生前,为孩子和家人做一份完整的保障规划,及时买到合适的产品。
因为它关系到在那些性命攸关的时刻,你爱的人不被压垮;它关系到也许是生命最后的尊严,不慌不乱,对亲人的抚慰。
世事无常,请大家和我一起安顿好大后方,再去为美好的明天奋斗!
强烈大家抓住这波福利,速速领取了,第五次给大家送福利,限200个名额,手慢无!领取如下:
10月专属福利
🎁
扫下方二维码
即可
免费领取价值699元
家庭专属1V1定制方案三份
+
家庭资产增值规划服务
▼
即可领福利,前200名专享
最后再给大家提个醒,孩子的生命只有一次,不要等到灾难发生时才想起救命稻草。
免费名额是辛苦争取来的,只有200个,预约完就恢复原价,手慢无!
另外,报名成功的小伙伴,还可以获得2份额外福利:
① 免费获取3份易理解、能操作、可落地的专属保障方案!
② 免费获得全网首发人手必备的《家庭财务规划宝典》电子版一份!
这份地图只送不卖,包含14+个模块、41+张图表和300+个知识点,简单直观,有趣易懂。
第5次送福利
前200名专享!把握机会!
扫码即可领取上述两份额外福利
附赠(高端家庭资产配置服务)
↓↓↓或点击阅读原文领取,限前200名专享,限时免费
*本文为广告主提供的文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