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关于生育的一个问题,就在今年的5月份,国家开放了三胎政策。当时,消息一出,炸响了各大平台,各类吐槽也就纷至沓来了!
“一个都养不起,还三胎?”
“三胎?一胎我都不敢生!”
面对生活的压力,所以,当代年轻人的生育意愿降低了,“不想生”,“不敢生”也就成为了常见的现象。
然而大众的目光都聚焦在关于“生不生”的问题上,却很少有人关注到“生不出”的问题。
大家一定都看过这样的小广告: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当然,大家都知道这个是骗局哈!但是,你知道吗?在生育这件事上,其实还存在着这样极大一部分群体。
据统计,中国当下已有5000万,不孕不育患者,备受它煎熬的人,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的多!
2019年,我国的不孕不育率约16.4%,意味着每6对夫妻就有1对生不出娃。
而25-30岁的年轻患者居多,这个数据,在1995年还只有3%而已。
不孕不育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影响家庭稳定、社会和谐。
如今,工作的压力、环境的污染、婚育年龄的普遍推迟等等因素,使不孕症的发病率逐年增加,试管婴儿技术的诞生为这些家庭带来了希望。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距离1988年中国大陆第一个试管婴儿诞生,已有33年。
所谓试管婴儿,通常有三代。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IVF-ET)被称为一代试管,精子和卵子放在同一个培养基中,结合形成受精卵,发育成胚胎后移植回子宫,一般针对女方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的发展,试管婴儿早已不再神秘,大众对于试管婴儿的认知、接受程度也是越来越高了!
通常辅助生殖科的医生也被称为现代版的“送子观音”。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辅助生殖技术赋予他们更大的选择生育的权利和自由,也带来更大的责任。
这让我想起了前阵子阅读的医疗小说,《试管医生手记——生殖科女医生的私密日记》,这本书篇幅不长,语言浅显易读,幽默风趣。
这本书其实是由“病人”创作的 “医生”小说,作者本人不是医生,她也是一位做过试管婴儿的母亲,她将自己做试管婴儿经历中的所见所感,从生殖科医生梁丹妮的视角写成了多个家庭的故事。
正因为亲身经历过,所以才写得出这么真实深度的故事!
这本书也是一本很好了解试管婴儿知识的书籍呢!
做试管婴儿的女性到底遭了多少“罪”?了解后才明白, 试管婴儿没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啊!
首先,在做试管婴儿前,女性都需要经历繁杂的检查过程,例如B超,宫颈检查,染色体检查等,在一定程度来说,对女性的身体是有一定伤害的!
然后,经过一系列检查后,符合条件的女性要采集卵细胞用于体外培养。
但如果女性无法正常排卵,就要穿刺取卵。
如果一次的不成功就意味着一切重来,这个过程要包括检查、调理、取卵、移植。
由于卵泡数量众多,卵巢的位置不易找准,就有可能导致仪器在女性体内长时间逗留,这时候痛苦的还是咱们女性啊!
还有以及什么是卵巢早衰,什么是多囊,什么是八细胞?什么又是AMH?
书中出现了很多医学上的专业术语,可以全方位带你细致了解什么是试管婴儿,以及试管婴儿又有哪些过程困难,注意事项的细节,不要担心自己看不懂,科普知识深入浅出,作者都用通俗易懂的言语给你解释清楚了!
你还会在书里看到降调黄体,支持养囊,腹水,以及科室里谭主任是如何一本正经给病人交代男女之事,包括多久同房一次,用什么的体位,会更容易受孕?
看到这里,你会不会感到很羞羞?好像很污的话题,从满口黄腔生殖科主任的嘴里说出来却是这么的严谨,老一本正经了呢!
这本书的语言可谓是活泼幽默,书里的医生也脱离了职业的刻板印象。
贫嘴得简直要让“德云社”无路可走,梁丹妮更是坐实了”女流氓“这个称呼。
梁丹妮也是遇到了各种各样的病人——卵巢早衰的女油画家,患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女教师,丈夫是无精症婆婆又重男轻女的女病人,前来做试管辅助的前男友夫妇,还有苦于怀不上二胎的生殖科“女魔头”……
翻开此书,你将会跟随梁丹妮医生遇到各种各样的病人~
在书里,作者给我们也探讨了关于两性婚姻,男女的平等,人生等一系列令人深思的问题。
为什么生不出孩子的人越来越多?
大龄未婚女医生梁丹妮,通过与母亲聊天,说出为什么现在做试管的人,都是人满为患?
在这里就不得说一下,(据《中国妇幼健康事业发展报告(2019)》,每年超过30万。ICMART于2020年发布的《世界辅助生殖技术(ART)2016》也显示了中国的数据——来自33个省份,445家生殖中心,2016整年的数据。其中,中国试管婴儿治疗周期为906840个,日本447763,美国190149。)所以,这就说明了,每个生殖中心为什么都是都人满为患啦!
以及现在女孩已经是晚婚晚育,经常熬夜,看电子产品多了导致有辐射和食品不安全等等原因,也就造成不孕症病人上升了!
除了男人们被环境污染、不良的生活习惯,折腾的精子质量下降,很多女性也被“输卵管积水”困扰。
在我国,输卵管性不孕,约占女性不孕的46%,其中输卵管积水约占25%。
而来做试管的女人,又有多少是自愿的呢?
有很大一部分人是想保留住婚姻,让后半生幸福而已。
而有的人,则是迫于家庭的压力,所谓的亲朋好友的关心,也是圆一个做母亲的心愿罢了。
这也让我想起之前有一档叫《奇妙的蛋生》的纪录片!
这是在上海的一家“求子公寓”拍摄的纪录片!
那里,住着来自天南海北“求子”的女性,她们是大多结婚多年依旧未能生下一儿半女的女性,更多的是求子不得,饱受夫家冷眼的女人们。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试过各种方法之后,从而最终走上了“试管婴儿”的道路。
位于生殖医院对面的求子公寓!图片选自网络,侵删
然而,最让我感到印象深刻的,就是文霞的故事。
嫁到江浙的四川女人文霞,35岁了,随夫在昆山务工。
三年前她曾经取卵过一次,移植两次,第一次停止发育了,第二次移植后就回了家,但是结果仍旧失败。
后来迫于经济压力,暂时停止了,但是只要稍微有点钱,她丈夫就会催着她来做。
结婚的时侯,她丈夫就跟她说要传宗接代,所以她总是因为没有能给丈夫生下孩子而感愧疚。
文霞的丈夫在镜头前也表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男孩女孩都行,最好来俩。
并且,他丈夫认为:
“孩子是桥梁,两人干架吵架啥的,都不会轻易说离婚。没有孩子离婚率很高的,中国现在离婚率已经很高了你知道吧?”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在我们的意识里,我们当今的社会已经足够进步,思想也是足够开放了!
可是呀,重男轻女,传宗接代的思想还深深的印刻在一些人的脑子里,哎,就是挥之不去了!
对于那些疯狂热衷传宗接代的人,我实在是不能去理解这种腐朽的思想,这么热衷,难不成你们家,是有什么金银财宝,还是说有皇位要继承吗?
对于那些无法生育的女性,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其实每一次取卵,她们都是相当不容易,对女性都是一次痛苦的折磨!
而对于选择试管又是多无奈,又是得鼓足多大的勇气去面对这一切?包括还得面对生不出孩子的流言蜚语,有想过这一切的生育压力吗?
还有在取卵时,长长的取卵针刺进体内,即使有麻醉,下手术台的时侯,她们虚脱到都是需要大夫搀扶才得以走路!
可是文霞取卵时不打麻药,为了省下两千块,到了最后,还是失败了,他们也离婚了。最后,他的丈夫也要求文霞赔偿60万,包括试管费用和彩礼费。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做完试管以后,强忍着疼痛的文霞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就是这轻飘飘的几个字,说明了关于无法生育这件事的多少问题?同样的,又是忽视了多少女性生育与在无法生育面前的痛苦!
也就是这几个字,束缚了多少夫妻,又给多少女人带来了巨大的生育压力?
这个世界最大的不平等,就是让女性背负了重重的偏见。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这里又说到书籍里的大师姐,准备二胎,然而她四十岁,正处与生育很尴尬的年龄。
备孕一段时间,在不能自然怀孕后,就在在家人的催促下,做了试管婴儿。
由医生转变为病人的大师姐,这才真切感受到了试管病人的痛苦与那一份常人不能感受的艰辛。
很遗憾,大师姐二胎试管没有成功。
从那以后,她没有再表现出“毒舌”,而是一改往日常态,温柔的对待她的病人。
女主医生粱丹妮,也是大龄未婚。多次相亲未果。
她自己也因为父母的婚姻不完整,所以她自己是恐婚的!
但是!面对亲朋好友的介绍的相亲对象,她也没有选择将就,提前购买生育保险,为自己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到香港冻卵!
(不过在这里特别小小的说明一下,关于冻卵:
从3方面考虑:应用卵子冷冻技术存在健康隐患,
为延迟生育为目的的卵子冷冻技术应用在学术界依然存在较大争议,
严防商业化和维护社会公益是辅助生殖技术实施需要严格遵循的伦理原则。
所以,单身女性冻卵是不符合我国法律法规有关规定的。
医院不提供任何冻卵服务,该技术仅应用于实施辅助生殖技术特定的不孕夫妇!)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生育的问题,也是当今社会敏感的话题之一,往往这个时候的女性,就因为生理的不平等,总会被推到风口浪尖上~
可是,在生育这件事情没有谁对谁错,但为什么受偏见的总是女性居多呢?还是希望呼吁多一些尊重女性的选择吧!
生育也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我们需要重视!也要了解清楚生育背后的意义,与生育有可能带来的伤害,只有这样,社会才能创建一个更好的生育环境!
最后引用《黄金时代》一句话:“我不能选择怎么生,怎么死,但我能决定怎么爱,怎么活。这是我要的自由,我的黄金时代。”
一个文明的社会,是允许一个人自由的去选择他自己的人生,女人呀,更要听从自己的内心而活,而不是活在别人的嘴里,别人的歧视里!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