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振宇
2021年以前,在湘潭县石鼓镇组织的历次人居环境评比中,栗梅村都是垫底的。
不过,从2021年起,该村每个季度均被评为一类村,光奖金就拿了1.6万元,用该村党总支书记赵英姿的话来说,这是既有面子又有里子的大好事。
当问及促成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时,赵英姿说,可喜变化都是从垃圾分类开始的。
原来,栗梅村垃圾处理采取在垃圾投放点设立垃圾箱,村民将垃圾投入箱中再集中收集转运的方式处理。由于部分村民随手将垃圾丢在箱边,无法及时处理而导致垃圾扩散、腐烂发臭,严重影响了村容村貌。
2021年新的村“两委”上任后,下决心要改变这一状况。在认真调研和宣传发动下,村“两委”决定从源头抓起,切实搞好垃圾分类。
该村先是收回了垃圾集中投放点所有的垃圾箱,改为向村民发放垃圾袋,引导村民对垃圾进行分类,再由村级保洁员定时上门收集、再分类转运。与此同时,组织村干部、党员骨干和志愿者对全村范围开展陈年垃圾大清运、大清扫、大整治,全面清除卫生死角,从根本上改变了脏乱差的落后面貌。
为巩固整治成果、促使村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栗梅村出台了村民家庭清洁卫生评比细则和奖励办法,每个季度对环境卫生评比结果排名前10%的家庭给予奖励。
由于抓住了源头,抓住了关键,全村人居环境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今,全村的保洁工作量大大降低,保洁员由原来的13人减少到7人,不仅可以每年节省七八千元工资,集中起来的垃圾经再分类后出售还有好几千元收入。
“这一进一出,里里外外的差别又是1万多元,更主要的是村里的环境变美了,大家干事的积极性更高了,发展更有奔头了……”赵英姿说。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