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当男人说自己被家暴 你怎么看? 来源:沈阳晚报

专家简介
鲁振伟
——“反家暴卫士”
今年53岁的鲁振伟是沈河公安分局山东庙派出所副所长,兼任沈阳市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刑警学院驻校教官。从警30余年,他一直向一个方向而努力,那就是保护女性在家庭生活中不受到暴力伤害。经过十多年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活动,他创造性地以人口管理为切入点,为具有家庭暴力问题的家庭创建了涉嫌家庭暴力人员管理档案1000余册,干预各类家庭暴力案件1000余起,挽救濒临破裂家庭900余个,拯救意欲自杀的妇女20余人,打击侵犯妇女儿童权益的犯罪嫌疑人10人。该档案集110出警及时制止家庭暴力升级、定期回访防止家庭暴力循环、发现犯罪及时打击、提供证据帮助被害人诉讼为一体,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警察干预家庭暴力的管理模式。
原因分析
男性为何会选择隐忍?
鲁振伟介绍,近些年,男性遭受家庭暴力的形势呈上升趋势。
“婚姻中,一些男性经常试图平息事态,而不愿意面对一次可能是争吵的讨论。很多时候,这种平息却没有发挥出作用,因为人际关系是一种刺激——即反馈双向调节方式,在很多案例中,当男方试图平息事态的时候,有些女方会因为情绪激动激发事态,让事情变得更糟,而这也往往造成比较激烈的争吵甚至暴力。”鲁振伟说。
当事者说
“我遭遇了妻子的情感暴力”
与传统意义上的强行殴打的女性被家暴有显著区别,男性遭遇的更多还是精神暴力,即心理上长期处于弱势。
因为是第二次婚姻,市民小康(化名)特别珍惜重新组建的家庭,也把妻子小桃的孩子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宠爱和培养,他把工资卡都上交给了女方,并做好了长期经营婚姻的准备,小桃则在家做一名全职太太。记不得从什么时候开始,小桃开始限制小康的对外交往,尤其是和异性的交往。只要听见他和异性通电话,小桃就会兴师问罪,甚至第二天跑到他的单位跟踪。
起初,小康还会耐心解释,但仍然不能打破妻子的猜忌,“我遭遇了妻子的情感暴力,她开始三天两头不说话,每次回到家,我都感觉跟进到冰窖一样冷,无论我怎么询问、关心和解释,她都不高兴。”再后来,小康也不解释了,这就更激怒小桃了,她更加喋喋不休,从而导致了恶性循环。
“我说离婚,她就去我单位闹;我不堪忍受,就和她分居,现在一看见她就害怕、恐惧,导致我现在过不好也离不了,每天生活在这种环境中,我患了抑郁症,天天靠药物维持。”为什么不报警?小康说,自己是有身份的人,而且已经是第二次婚姻了,不想把事情闹大,希望她闹够了能够同意离婚。
读报链接
家庭暴力的形式
鲁振伟说,家暴表现形式多样:肉体损伤(占21%~34%),性攻击(占34%~59%),精神情感上的折磨(如伤害的威胁,恫吓威胁,使之极度嫉妒,对其剥夺占有,对其进行躯体上或社会上的隔离、孤立等)。对受害者来说,多种暴力形式常合并出现,且反复发生,越演越重。施虐者对受害者进行肉体上的攻击可表现为:用武器袭击或打击,殴打,用拳或物击打,用拳猛击,踢,烧,掌掴,用武器(刀、枪)威胁等。
警方提醒
遇到家暴
请学会保护自己
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均有可能受到家庭暴力,遇到家庭暴力应当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不是一味忍让,因为忍让无法解决家庭暴力问题。
鲁振伟提醒,遇到家暴,建议尽快通过报警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只要报警并且情况属实的话,公安机关会迅速处理;其次,如果情况变得越来越严重的话,应尽快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这个问题。
鲁振伟表示,如果被家暴者面临危险或者无处可去,可到当地家暴庇护场所、救助管理机构或者福利机构,申请临时生活帮助。还可以向当地调解机构、法律援助机构寻求法律帮助和支持。担心再次遭受家暴的话,就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或起诉。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
主任记者 李 远
主任摄影记者 常晟罡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