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男人才20出头,怎么就得这种病(第一试管网)

admin 3年前 (2022-09-19) 试管健康资讯 126 0

  

  Sayings:

  上周我看到了一个不起眼的热搜,甚至有点强行带入:

  

  痛风是个慢性病,缺少运动和高营养的饮食都是诱因,只有合理饮食和相应药物,才能减少痛风的发作。

  换句话说,得了痛风,这辈子都治不好,最重要的是,它超痛。

  正在全国人都围观这位男子的同时,全编辑部都在围观我,唯一一个痛风患者,发病就在一个月前。

  没办法,围观痛苦是人类天性,btw,要小心哦,保不住你哪天也会沦为被围观的对象——

  据《 2021 中国高尿酸及痛风趋势白皮书》,我国高尿酸血症呈明显上升和年轻化趋势,总体患病率为 13.3% ,患病人数约为 1.77 亿,而 18~35 岁的年轻患者占比近 60% 。

  生活越好了,你就越管不住嘴、迈不开腿了,痛风就要敲你门了。

  所以这次我召集了一批英年早病、盲目乐观的病友,想和你聊聊痛风照进现实后的种种。

  给你们敲个警钟。

  「痛风圆桌派」

  

  议题NO.1

  要不是医生告诉我,我压根不信自己得了痛风

  

  第一次知道痛风这个词还是在大学。

  有天起床,突感脚背一阵剧痛,特像很多年前遭遇骨折。

  同学搀扶我到了医院,在医生拿着检测报告念出“血尿酸偏高”以后,我被确诊了痛风。

  其实更希望自己是骨折,因为骨折能休养好,痛风不能。

  

  疫情期间,当痛风来敲门,我说:“外卖都进不来,你是怎么来的?”

  

  发病后,我抱着一颗忐忑的心态找到「痛龄3年」的朋友。

  他只问了我三个问题——

  1、最近有没有大吃大喝?

  中!昨天买了很多啤酒,还吃了啤酒煮的红烧肉。

  2、脚部有没有着凉,就像是被风吹过的夏天?

  中!!空调温度 23˚C ,体感凉飕飕,还带风。

  3、最近是不是缺乏运动?

  中!!!居家隔离,最剧烈的运动是去厕所和下楼做核酸。

  全中(zhóng)!!!

  

  但是,我这么年轻,不应该吧!

  

  以前喝完酒,总是感觉脚隐隐约约疼,但还好。

  结果有天陪领导喝完酒,顺带洗了个热水澡。

  第二天一早,我整个人都呆滞了。

  很遗憾,我至今都没有见过沙包大的拳头。

  但我看见了沙包一样大的脚趾。

  

  

  咳咳,其实我妈比我更不愿意相信我得痛风——

  我说我脚疼,她说我脚崴了。

  我说我整天居家办公,她说我睡觉姿势太奇怪。

  自从成为北漂,她眼中我的睡觉姿势总是千奇百怪。⬇️

  

  我妈:“你一觉睡醒,脚崴了,很合理!”

  痛风总结:20 多岁得痛风这件事,就像坟地里讲鬼话——我们都不信这个邪!

  

  议题NO.2

  展开讲讲,痛风是如何让你的生活质量断崖式下跌

  

  痛风毁了我的相亲局。

  有阵子去一个相亲局,女生问我有没有身体疾病。

  我说我有痛风,她让我解释一下。

  “就是肾脏代谢出了点问题.....”还没等我说完,她就要结账走人了。

  拜托,痛风不代表肾不好!

  

  穷人得痛风,还挺嘲讽的。

  因为网上说,痛风是个富贵病,是大鱼大肉喂出来的。

  但以我现在的经济水平,就算信用透支也轮不到我来得这种富贵病。

  

  痛风把我开除祖籍。

  我老家青岛,特产众所周知:啤酒 and 各种美味海鲜。

  痛风以后的聚餐,我就只能眼巴巴看着亲戚们大吃大喝。

  喝啤酒吃蛤蜊,那可是根植于青岛人骨子里的香涎。

  面对亲戚的邀请,我只能牢记心法口诀:

  啤酒加烧烤,痛风跑不了。白酒加海鲜,疼上一整天。

  再到后来,亲戚大多也得了痛风。

  

  痛风的夜晚,难熬。

  痛风来临的夜晚,我做了一个梦。

  梦见周杰伦老师在我耳边低语:“痛风来了。”

  

  紧接着阵阵疼痛袭来,就像 20 个容嬷嬷轮流拿针扎脚趾骨头的缝隙。

  

  针针扎,痛痛痛。

  

  痛风总结:当痛风成了一种小众习惯,就像豆浆咸甜之于南北,豆汁卤煮之于北京,西湖醋鱼之于杭州......

  强行共情和理解,都是一道鸿沟。

  

  议题NO.3

  接受痛风这种设定,是“痛中作乐”的第一步

  

  我是左脚脚趾疼。右脚没事啊。

  把左脚脚趾抬起来走就行。

  

  我是右脚脚趾疼。左脚没事啊。

  把右脚脚趾抬起来走就行。

  

  我听明白了,大概这样⬇️:

  

  

  那我怎么办?我是两只脚都疼。

  难道我下楼做核酸还要倒立啊?

  

  有没有一种可能,别人做咽拭子,你做肛拭子。⬇️

  

  痛风总结:痛风的痛来自比上不足,痛风的乐来自比下有余—— @马马马马,对不起!

  

  

  痛风后,我吃东西变谨慎了,像去瓜摊找茬的刘华强。

  想吃的东西都会下意识去百度搜搜:

  “这东西含嘌呤高么?”(嘌呤是痛风的诱因)

  

  

  人类的本质是王境泽。

  以前我看海鲜美食(引发痛风的诱因之一)视频,看到弹幕“痛风套餐”,我很鄙夷——有那么痛吗,虚张声势。

  等到痛风以后,我会在每一个美食视频狂发“痛风套餐”。

  

  

  当你认识一个新朋友,且他也痛风。

  那感觉就像是游荡了几十年的野狗,找到了精神的狗窝。

  痛风总结:当痛风成为一种习惯,就像维系一段婚姻——凑合着过呗,还能离咋的。

  

  议题NO.4

  回顾痛风生涯,你最大的感悟是什么?

  

  痛风成就了命运共同体——

  自从痛风后跟朋友聚餐,特别关注走路瘸腿的人,非常痛心。

  是痛风,让我有了爱心。

  

  痛风就像薛定谔的猫。

  有时候喝啤酒啥事没有;有时候吃凉菜,也会收获肿胀体验卡三天。

  

  

  痛风就像你忘不了的前任。

  每次你下定决心当机立断时,ta 又会找上门藕断丝连。全都是痛的回忆。

  

  比起前任,我觉得痛风更像渣男。

  “我保证不动你!我就抱着你”,鬼话。

  

  好朋友指望你康复,好病友指望你更糟。

  病友:“你痛多久了?”

  我:“一周。”

  病友:“能不能走路?”

  我:“可以,不影响。”

  那以后,他再也没有找过我,估计是我痛得不够吧。

  

  每一次痛风就像经历心绞痛,因为“新脚痛”。

  众人:谐音梗,扣钱!

  

  痛风才是最敬业的打工人。

  它们从来都是三班倒——

  我精神好,它痛;

  疲倦了,它痛;

  就连睡着了它还一直工作让我痛。

  

  

  痛风是场遗传厄运。

  我爷爷,痛风。

  我爸,痛风。

  现在,轮到我了。

  感觉我们家的族谱 ≈《中国痛风病史》。

  

  比你更了解自己的,是你的手机。

  得了痛风以后——

  B 站首页推荐从“脱发可以恢复吗?”变成,“痛风可以治愈么?”

  

  按照疼痛级别,分娩疼痛是 10 级,急性痛风可达 8 级。

  假如痛风也会生孩子,那是生的时候更痛,还是养的时候更痛?

  

  事实上,当初害你的人,也可能变成你的队友。

  痛风发作以后,冰箱还剩最后一瓶啤酒。

  我拿它冰敷肿胀的大脚趾,感觉好点了。

  

  买菜查嘌呤,就像外卖看差评。

  人是没法摆脱被害妄想症的。

  

  宇宙的尽头是铁岭,生活的尽头是痛风。

  

  痛风是监狱,我们是服刑的犯人,余生是咱的刑期。

  众人:那咱们不是病友,是狱友?

  

  语言会枯竭,痛风永不会落幕。

  【写在最后】

  段友们用这些自以为搞笑的段子解构痛风,想逗笑遭遇过些许痛苦的你们。

  毕竟这半年,大家似乎都在带痛生活。

  我没法讲病痛带来全是消极——

  比如被痛风搅黄相亲局的 @高铁,会因为经常携带布洛芬而结识了一个痛经的女孩。

  他说:“我和她对痛有过相同领悟”,这未尝不是收获。

  对我而言,经历一次疼痛犹如渡劫,当我再经历其他的疼时,不能说我更能扛了,至少像是大家常说的:

  “我已经麻了。”

  而 2022 年以后,当痛无法被解决时,我们或许可以试着:

  接受它、面对它、如果可以请记住它。

  与痛共存似乎更值得去思考和审视。

  毕竟,完整的一生注定会伴随部分痛苦。

  我期待并哼唱《明天会更好》,可也把《痛并快乐着》加入了余生的播放列表。

  撰稿:赵大宝

  辅助:郁火車

  插画:葵子、赵大宝

  责编:么二三

  灵感来源:《关于痛苦的七堂哲学课》

  数据来源:《 2021 中国高尿酸及痛风趋势白皮书》

  

  “痛并快乐 快乐着 狠狠且爱且狂

  痛并快乐 快乐着 不理不问不想”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

免费电话试管方案咨询微信咨询

试管助孕咨询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
干货微信添加 咨询助详情
下载二维码
引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