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53个世界标准日。近年来,我市全面推进实施标准化工作,以各领域的标准化建设助推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经过一年半的时间,去年4月启动的广东省特色农产品(南昆山毛茶)产业链标准化试点项目如今已初显成效。这一标准化项目指导、带动92户农户开展南昆山毛茶标准化种植,毛茶总产量增加257%,平均亩产量增加150%,农户收入增加21.5%。
在工业产业领域,我市标准化工作也同样结出硕果。位于博罗县园洲镇的惠州诚业家具有限公司近年来参与了2项国家标准和1项团体标准的起草工作,支持企业开展金属家具生产、销售和服务的标准化、智能化建设,构建绿色智能工厂。在多项标准化工作引领下,公司已引进智能机器人210台,智能化水平已达39%,预计2026年智能机器人达453台,智能化水平将超过80%。
所谓标准,就是通过标准化活动,按照规定的程序经协商一致制定,为各种活动或其结果提供规则、指南或特性,供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文件。目前,我国现有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等。

近年来,我市多措并举推进实施标准化工作,成立惠州市全面实施标准化战略工作领导小组,构建惠州市技术标准公共服务平台,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标准化服务。我市还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对主导或参与制订、修订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取得其他标准化工作成果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进行奖励,以标准奖励机制激发标准化工作活力。2022年度,我市已资助39个企事业单位74项标准化重点工作,合计400万元。
在多种激励措施推动下,我市企业参与标准制定的意愿和能力不断增强。2021年,全市企业参与制定国家标准35项,2022年仅上半年,全市企业参与制定国家标准已达31项。近年来,我市发布实施惠州市地方标准29项,涵盖农林畜牧业、社会基本公共服务业、安全生产以及社会管理等领域,为我市农业、服务业和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标准依据和指导。
来源:惠州电台
责任编辑:杨荧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